close

前言:

聽音樂聽了10幾年了,音樂壓縮格式也越出越多,從最常見的破壞性壓縮mp3到無損WAV、FLAC格式,一般人根本不知道這些格式到底有什麼差別,只知道mp3好像是通用格式,到處都看得到,而且方便、支援性好,到處都可以播放,儲存也不用太大成本,因為經過破壞性壓縮的mp3檔案都很小,但對於一些發燒友可不這麼認為,這些經過壓縮的音樂是不堪入耳的,根本破壞了最原始的聲音,也是對音樂的汙辱阿.....

(圖片轉載至電腦王)

 

傑森我雖然音樂從小聽到大,但是以往興趣都放在聽聽歌、唱唱歌,對於原理阿,音質阿就沒太多的要求,有得聽就好,但隨著年紀的增長,對於一些事物開始有了要求,質感要好!對就是質感,什麼都要追求質感,慢慢的開始會想了解得更透徹一些,多懂一些,甚至使用更好的產品來撥放音樂,於是乎就有了這項實驗~

實驗內容:

準備一首歌,其中一種由mp3破壞性壓縮320k音質的音樂檔,另一種為無損壓縮格式FLAC,使用HFI-580監聽耳機進行交叉比對,看是否能分辨得出差別

 

實驗結果:

乍聽之下好像差異不大,但是仔細反覆的多聽幾遍後FLAC無損格式的音樂其實呈現出了更多的細節,音樂顯得較有層次感,每一種樂器的節拍,旋律,例如弦樂器的配樂在一些轉折處若是mp3聽起來就是遺漏了一些細節或是就糊糊的帶過,而FLAC格式則是聽得出完整的細節,音樂這種東西真的很難用文字來敘述,用最簡單的敘述則是FLAC聽起來較乾淨、完整、有層次,而反之mp3就會比較雜的感覺。

 

 

結論:

傑森我不是木耳阿!!!往後應該都會追求這樣的音質了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ruelove78115 的頭像
    truelove78115

    傑森的小知識補充站

    truelove781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